器就不能弱于对方。”
潘筠现在是国师,她一不参与政治;二不过手研发财政,就是单纯的在兵部和工部搞个火器研究,还是跟在大匠们身后,时不时的给出一些建议,没人会反感。
百官甚至乐见其成。
谁不知道啊,道士就是天生的工科生,火药都是从他们的炼丹炉里炸出来的。
国师对炼器有兴趣,总比对炼药有兴趣要好吧?
他们还真担心皇帝跟着潘筠嗑丹药,但她当国师快一个月了,她就没提过这茬。
而此时,朱祁钰才十七岁,正是青春年少,精力无限旺盛的时候。
他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寿命,思想就没往嗑丹药上偏一下。
潘筠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常驻兵部和工部了。
设计大炮的工程师中,官位最高的是七品,最低的是不入流的工匠。
他们晋升极为艰难,好在他们也不在乎这些,沉醉于大炮的改进之中。
对他们来说,最艰难的事就是向兵部和工部要预算。
潘筠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跟他们混成了兄弟姐妹。
单纯的工科官员们和她抱怨:“每次我们打报告要钱,部里就说户部给的钱有限,要付军饷,要培育马种,要准备弓弩箭矢,反正就是没钱给我们搞大炮。”
“工部也是。”
“但一出事就要嫌弃我们的大炮太重,炮管太容易发热,发射的距离太短…没有钱,我们连试一试的机会都没有。”
潘筠:“这次北征所用的大炮是?”
“是我们大明的家底,那里面最新的一批还是于大人升任兵部侍郎后强势拨款下来研制的,别说,打击距离就是比以前的远,听回来的将士说,它们在大同伏击战中立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