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殷切期许与护佑之情:“文章需有宏阔视野,亦需有微观考量,要能引经据典,又要能落到实处。自然,以你之年岁阅历,官家也不会苛求你提出鞭辟入里、可即刻推行天下的具体方略,但文章需有根有据,对策需切实可行,即便稍显稚嫩,也需展现出思考的深度与广度,显出你是个可造之材,而非只会死读书的庸才。”
“故而,”他总结道,“你需于此等方面,结合近来阅读的邸报和父亲平日分析的朝局动向,再多加准备,广泛涉猎相关典籍奏疏,深入思考,形成自己的见解。方能在殿上面对天询时,胸有沟壑,从容不迫,言之有物,甚至能提出一两分颇具眼光的浅见,便是极好的,能令陛下眼前一亮,留下深刻印象。”
他最后着重强调,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微微一点,神情无比严肃:“文章本身,自当务求立意高远、结构严谨、论证充实、文采斐然、字字珠玑,此乃根本,弟之强项,为兄并不担心。然殿试之上,时间紧迫,氛围肃穆,对心志亦是极大考验。”
“此外,字迹更是要端正清晰,方圆兼备,一笔一划皆见功力、显风骨。官家于书法一道颇有造诣,常以字迹观人之心性气度、是否沉稳持重。殿上虽备有笔墨,然自领题至收卷,时辰终究有限,心中需先有成熟腹稿,下笔方能如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,且务求卷面整洁,无涂改墨污之弊,方能给陛下留下最佳观感。此细节,决不可忽视。”
“当然,七弟你的字…”说到这里,盛长柏一直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难得的、带着骄傲的莞尔笑意,“你的墨宝在京中士林已是颇有声名,堪称千金难求,我自然不忧心于此。只是提醒你,殿上书写,更重端方雅正,风骨内蕴,倒不必过于追求奇崛飘逸。哈哈哈…”
尽管他们兄弟二人谈话的声音压得很低,且站在相对僻静的角落,但主位上的盛紘虽在与族老畅谈,目光却始终不时欣慰地扫过两个最为出色的儿子。
见他们于喧闹盛宴中仍能沉静交谈,显然是在探讨学问前程,心中更是快慰无比,忍不住捻须含笑,声音洪亮地插言道,既是说给族老听,也是说给所有人听:“好!好!柏儿所言,句句皆是金玉良言,皆是切身经验,宝贵无比!权儿定要牢记于心,细细体会,万万不可懈怠!”
<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