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路。
“LNG船?”李奕唯放下手中的钢笔,抬头看向他,眉头微蹙。
“是运输液化天然气的那种专用船?”
虽然他并不是船舶专家,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,通过学习,使得他对船舶市场是非常了解的。
“对,就是它。”
顾正宏立刻点头,往前递了份资料。
“相比于的散货船、集装箱船,LNG船的利润空间要大得多——但相应的,制造难度也不是一个量级,说是造船业的‘皇冠明珠’都不为过。”
他顿了顿,指尖落在资料里“殷瓦钢”三个字上,声音沉了些:
“单说这关键材料,就足以难倒一大批船厂。它是镍铁合金,得在零下163摄氏度的超低温里保持绝对不变形,厚度却只有0.7毫米,薄得像张纸片,用手轻轻一折就可能报废。可就是这‘纸片钢’,是LNG船的命门——船体内胆得用它拼接成密闭的液舱,一旦殷瓦钢有哪怕0.1毫米的缝隙,零下163度的液化天然气就会泄漏,轻则冻伤设备,重则引发爆炸;要是没有它,整个船体钢板会在超低温下脆裂,根本没法运输。”
李奕唯拿起资料翻了翻,眼神里多了几分专注。顾正宏继续说道:
“更难的是殷瓦钢的焊接。这么薄的钢材,焊接时温度控制必须精确到±5摄氏度,焊缝还得完全没有气孔和杂质——哪怕有一个针眼大的缺陷,液舱的气密性就会失效。
最好的焊工,焊普通钢板能做到‘一条缝焊到底’,可面对殷瓦钢,必须要经过专门的培训,才能达到合格标准。而且整个液舱有上万平方米的殷瓦钢,需要拼接成上百块,每一块的尺寸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,光是校准这些板材的位置,就得用激光测量仪反复核对,一天下来最多只能完成十几平方米的焊接,效率极低。”
他喝了口茶,又补充道:
“除了殷瓦钢,液舱的绝缘层也难。得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