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,那就行了。
祭祀的事办得很热闹,满城都能听到百姓们议论大胜匈奴的好消息。这次胜利和以往每一次都不一样,漠南彻底归属大秦所有,不管是设郡移民、官员派遣、互市通商,都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。
原本想和李世民杠一杠科举的官员,被这件大事给吸引了注意,等腾出手来的时候,今年的科举已经悄无声息地举行了。
照例还是初试加殿试,诸子百家的经典都考了一点,涉猎广泛的比较占优势,如果经义默写不能全对,那考中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。——除非诗赋策论写得极好。
李世民听取了弹幕的建议,采用了糊名加誊抄的办法,一人一间小考场,派扶苏和蒙毅监考,尽力降低了科举舞弊的可能性,也减少了通过笔迹认人而抬一手或者压一把的小心思。
有时候他悠闲地去阅卷的地方溜达一圈,就能看见李斯和扶苏一张一张地批改卷子,放地上的是落选的,桌上的是中了的。
“如何?”李世民微笑着问。
“儒家经典的内容占了一半,是否有些过多?”李斯轻声问。
“事实上,第一版的题目全是儒家的经典,这已经是改过之后的了。”李世民好整以暇地看着他。
李斯便不说话了,低头继续改试卷。
要开窗先掀屋顶的策略,果然在哪都很好用。
而与之相比同样好用的,大概就是在一个话题有争议时,立刻抛出另一个话题,转移重点,分散大家的注意力。
每每冯劫等人要提起女子科举种种不妥之处,李世民就会暗示房玄龄或者魏征提出其他议题来。
比如定个年号。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