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
要是连这样的大相公都被刺杀亡故,危害之大,简直是让人难以想象。
从短期利害上讲,大概率会有诛连三族、九族之类的罪状。
以勋贵集团的关联来讲,联姻不断,一连着定是会大幅度牵扯老牌勋贵。
粗略一算,估摸着有一半的人都在“诛连三族”之列。
至于诛连九族?
估摸着得团灭!
也就是说,一旦大相公真的被刺杀亡故,勋贵集团肯定会实力大减,势力衰微。
从长远目光上讲,此中危害更是不亚于“洛水起誓”。
自唐末以来,藩镇割据,军阀横征暴敛、危害不断,五代十国更是千古乱世,武夫屠戮,视人命为草芥。
这样的恶劣影响,注定了大周的国策天然就偏向于“重文轻武”、“与士大夫公天下”。
这也就使得,武将的地位较汉、唐两代而言,更为低下。
百年以来,就此几乎没有武将拜相的说法。
就连武将的最高职位——枢密使,也是文臣担任。
若非是将门勋贵有世袭罔替,与国同休之权,估摸着早就被士大夫撕咬得一干二净。
百年国祚以来,从未有大相公通晓军略,自然也都是以打压武将为主。
凡是入边征战,一把手、二把手中定然有一人是文臣,且大概率是一把手为文臣。
武将权力节制之重,可见一斑。
如今,难得有了一位敢于放权、通晓军略,且已经注定千古流芳的大相公,何其宝贵?
可若是其不被珍惜,反而遭到勋贵子弟刺杀而亡,何其让人心寒?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1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