尉、朝廷的禁军诸校尉、实际掌管当前实控州郡的督军、人事、财税官也全都给了弟兄们——刘备给手下的职务可不是追求虚头巴脑的名头,全都是核心实权官。
刘备本部军队则全是职业军人,装备是刘备发,粮饷是刘备出,还家家分了田地,个个兼着军屯管理,有明确的晋升途径,军功也没人能克扣。
同样,看起来刘备的部曲征战并不频繁,很多时候都没出兵…但实际上刘备本部的出兵节奏一直很稳定,每年都会出兵打仗,不打仗的时候则在管理军屯。
这既不是军功授田,也不是府兵制度——刘备可没搞身份世袭,不存在军户和屯户。
目前这套军屯逻辑,其实是把部曲兵士视为了‘农官’,属于管理权任命。
从佃户开始(屯田民夫)、编入新兵(屯田运输兵)、本部正兵(兼军屯里长)、近卫或什长队率(兼军屯屯长)、曲侯(县屯侯)、军司马(负责郡内片区)、都尉(负责本郡军屯)…
军屯管理层与刘备军中部曲是一致的,阶层上升的渠道也是完全开放的。
无论是什么年代,能把晋升方式公开透明摆出来的老板都不多,尤其是对上对下都公平的老板,目前整个大汉真就只有一家。
曹操在短期内是学不会这一套的,因为这需要彻底忘掉士族,忘掉提拔和举荐,忘掉每个人的身份,重新建立从黔首到两千石的整套晋升体系。
这种体系可以与士族察举并行,但却不能一蹴而就,只能靠长期执行形成习惯。
而且,这其实是和策试取士相辅相成的。
刘备并没有搞什么阶级斗争…也不打算搞任何“主义”。
他只是把黔首、庶民、寒士、豪族,亦或王侯,全都视为了同样的东西——人。
天师嘛,有教无类。
这本来就是破而后立,只不过刘备要破的不是汉人的元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