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寨的投降非常果断。
这些西南的土人部落,其实早就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模式。
特别是他们和地方官府之间的微妙关系,这些都是朱时坤在临行前专门学习过的。
甚至什么是土人,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。
这一次八寨投降的头人中,好多人都能说流利的汉语,看起来就和汉人一样。
有的寨子甚至可以说就是汉人的寨子,除了一些当地土人的装饰之外,生活习惯也都和汉人一样。
事实上就是这样。
西南地区的汉人,如果朝廷的压迫太厉害,或者在当地犯事之后,就会逃亡到山中的土人部落。
土人部落的首领也会招揽这些流民,部落的强盛在于人口,吸纳汉人流民可以壮大部落,而汉人可以开垦种植土地,给部落更多的物资。
然而,就和土司部落坐大之后,会给地方官府造反一样。
一些汉人流民头领壮大后,也会造土司的反。
比如这次三土司之乱的头领,白马部落的赵权,就是势力大了以后要篡夺土司之位,朝廷不肯授予他才叛乱的。
明初就开始改土归流,世人总是有一种想法,认为改土归流越是成功的地区,汉化程度就越高。
改土归流,就是将世袭传承的土官,比如土司之类的职位,改为具有一定任期的流官。
可实际上是,很多改土归流地区的流官职位,依然被一些部族世代掌握,改土归流就是名义上而已。
而一些名义上改土归流很成功的地区,也会残存一些土人部落,散布在这些城乡的边缘地区,就比如八寨这样。
朱时坤现在也想明白了,西南这种情况,还是因为官府的影响力太弱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