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着一串人名,从上到下依次是尹奉、赵昂、姜冏、杨阜。
“这是张公给我介绍的天水英杰,尹奉、杨阜从贼作乱,姜冏聚族讨贼,而赵昂也快出现了。”
赵基语气缓慢:“要给他一点时间,他会来的。”
温恢点着头,就问:“因此太师提前宿夜,是为休缓士马气力?”
“嗯,曼基早些休息,今夜四更,是赵昂唯一的机会。”
赵基说罢起身走向自己的床榻,床榻就在大帐内,结构比较特殊。床榻外还蒙着一层四四方方的皮帐,皮帐各面整体用裁切、再次缝合的皮革构成,整体紧绷绷的。
大帐之内的那点火坑、火塘,勉强也就烧煮一点热水热粥,给文吏暖手书写用,不能指望这么点火力就能供暖整个大帐。
而且大帐为了方便属吏出入,所以防风效果不佳。
赵基的这座四方皮帐,能隔绝外部渗透进来的冷气。
四方皮帐内的床榻…实际上就是车板铺在厚厚的干草束上,车板上铺着几层皮草。
赵基穿甲而眠,就连靴子也不脱,整个人盘坐在床榻上就闭目陷入浅睡。
即便如此,他依旧在思索赵昂这个人。
赵昂是赵融的近亲族侄,是天水赵氏这一代的领头人物。
在姜冏、尹奉、杨阜还在担任州吏、郡吏的时候,赵昂已经成为羌道令…这个人的能力是经过张昶、赵彦确认的,当然赵昂的出身也很重要。
重用赵昂,能有效拉拢示好天水豪强;何况赵昂也是赵,各地多举用一些有才能的赵氏,效果就如汉室朝廷定期从宗室中选拔人才安排出仕一样,这样日积月累以来,自能壮大赵氏的羽翼。
可如今看来,比起赵氏代汉这个对赵氏而言意义非常的目标来说,天水赵氏更在意自身在天水、凉州的特权、影响力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