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魏明是在华侨公寓住的,小红也在。
她心情不太好。
“哥,你说我还算神童吗?”
“咋的了。”
魏明端坐在电脑前,正在创作新的英文,《第九区》的收尾工作结束后梅琳达就要自立门户了,自己得给她写一部能好卖的英文。
小红拿着一份《中国青年报》,让他看上面的一篇文章。
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叫秦志斌的15岁华裔美国儿童考上了剑桥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,标题上大大的“神童”两个字刺痛了小红。
“我今年16岁了,才大二,就算明年考上斯坦福的研究生,那也17岁了,比人家大两岁呢!”
魏明哈哈一乐,就这。
他拉着小红坐在自己对面:“你的聪明肯定是没问题的,哪怕是在人才如云的清北也是拔尖儿的人才,而你要等到17岁才能读上研究生,不是因为你比他笨,而是因为你小时候没有接受到很好的教育资源,但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,你现在追赶也不迟啊,努努力争取20岁博士毕业,当个大学教授。”
二十岁的大学教授?魏红想一想都觉得兴奋,顿时有了目标。
“嗯!哥,我明年就去美国读书,到时候你陪我!”
“肯定的啊,我怎么能放心你一个人在国外呢。”
把魏红哄走后,魏明拿着那份报纸细看起来。
青年报如此大张旗鼓地报道一个海外华人的神童,这肯定是一种信号,估计很快少年班的就要在全国开花了。
现在其实只有中科大才有少年班,那是78年在李政道的倡议下建立的,为的是给祖国储备高端科技人才,后来这些高端人才有的成了美国的人才,有的回国当了教授或者创业,还有出家为僧的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