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感。
再加上赵朔“与汉人蒙古人共天下”的口号和实际行动,如今一道诏书,就聚集了如此运力。
赵朔非常高兴,五个海商代表,俱皆赐七品官衔。其余人等,凡是贡献运力超过百万斤的,俱皆赐九品官衔。
这官衔虽然没俸禄,但是朝廷认可其身份,可以穿符合官员品级的官服,可以按照品级修建坟茔,见了地方官也不必跪拜,当然是很有吸引力的。
那些贡献百万斤以下运力的商人,虽然朝廷不会赠与官衔,但是,官府会赐一“忠君爱国某氏”的牌匾,使其面上有光,光宗耀祖。
再说了,为大军运输后勤,赵朔不是不给钱,而是比市价还要高出两成,他们还有不满意的?
众海商得知消息之后,尽皆满面笑容。
当然了,现在还不是大船最合适出动的季节。这些人真正派上用场,怎么也得五月了。
到了五月,东海海面上原本东北季风才会完全消失不见,换成了稳定的西南季风,最适合东渡扶桑。
这时候海水的流向也非常合适,“对马海流”从西南方向流向日本海,五六七月是最为稳定的时候。
到了八月九月和十月,则是最不适合出兵的季节了、
那时候,不但西南风渐少,东北风渐多,而且会不定时出现台风肆虐的情况。
历史上忽必烈的大军,为什么两次东征扶桑,都遭遇了所谓的“神风”?
就是不尊重客观规律。
第一次元军征扶桑,十月上旬出兵,简直就是找死。直接在十月下旬的退兵途中,遭遇了台风。
第二次元军征扶桑,五月初出兵是合理的。但是,因为已经攻过一次扶桑了,扶桑既积攒了战争经验,又修筑了“元寇防垒”,扶桑已经不是那么好打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1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