彻夜议事,城墙之上民夫奔走不停,兵器铠甲堆满箭楼。兵部尚书亲自督工,下令拆除城外所有民居,以免敌军借屋掩体。百姓扶老携幼撤离北门,哭声震天。
赵祯立于宣德楼上,身披玄甲,腰悬御剑,目光穿透雨幕,望向北方。
“陛下,勤王令已发往川蜀、荆湖、两浙。”一名大臣跪奏,“但各地兵马集结需时,最快也要半月才能抵达。”
“半月?”赵祯冷笑,“那时朕的头颅已在女真可汗的酒桌上当杯具了。”
他又看向身旁太监:“终南山那边可有消息?”
“回陛下,萧南途中遭遇埋伏,坐骑坠崖,生死不明…”
话未说完,赵祯猛然转身,一掌拍碎栏杆!
“谁敢动他?!”
“据说是西夏细作联合江湖叛逆所为,意图阻断陛下外援…”
赵祯咬牙切齿,双目赤红。他知道,朝中已有不少人暗通外敌,不愿看到他唤醒龙脉、重振皇权。这些人宁愿大宋灭亡,也不愿失去手中的权柄。
“传旨!”他怒喝,“即刻启动祭祀准备!命钦天监择吉时,七日后正午开井!调集大理沿途驿站全力护送童男名录至京,由禁军押送南下!”
群臣震惊,面面相觑。
“陛下!此举恐伤天和,惹动地灾啊!”
“朕宁负天下,不负社稷!”赵祯厉声喝道,“祖宗基业在此一举,谁再阻挠,视同通敌,立斩不赦!”
众人噤若寒蝉,只得领命退下。
唯有那位老宦官颤巍巍上前,低声劝道:“陛下,金匣尚未开启,尚有一线回旋余地…”
赵祯望着手中玉璧,青光隐隐跳动,仿佛感应到远方龙脉的躁动。他闭上眼,脑海中浮现出昨夜梦中那个小女孩扎着双髻,手里拿着糖葫芦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