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応收回心绪,将神念重新落回案上那迭露布上。
那是费天勤从山北道传回的告捷文书,字里行间皆是血火厮杀。
他指尖抚过纸页,眼中渐渐凝起坚毅:“正如天勤老祖信中所言,无论九皇子成婴之事结局如何,颍州费家便是将子弟性命尽数洒在这山北道,也绝不能有半分改旗易帜的念头。
今上虽有威望,却未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动摇宗室根基,秦国公匡琉亭的前程总归差不了。可若事出意外,真要重现当年“六王争都”的乱局”
费南応心头一沉,想起费叶涗亲笔信中的嘱托:“便是舍了颍州基业,也要助秦国公在西南效仿澜梦宫旧事,与太渊都分庭抗礼,以待将来重夺天命。”
说到底,费家自叶涗老祖以降,从不在意仙朝江山最终归属何人,只求家族子弟能继续追随匡氏,再享百代富贵。
念及此处,费南応不再犹豫,当即传令宣威城留守子弟枕戈待旦,随后转身重回关室。山北道战局紧迫,他唯有争分夺秒精进修为,方能为家族多添一分底气。
蒋青不知费南応心中这番家国谋算,离开费家宅邸后,径直飞往宣威城镇守府。
段云舟听闻消息,忙召集府中僚佐,亲自出府相迎。
此时的宣威城,先前的紧张氛围却已被时光冲淡不少。
街巷间人声鼎沸,摊贩的吆喝声、酒肆的喧哗声交织成一片,连空气中都透着几分烟火气。
往来行人衣着整洁,面上多带笑意,野摊上的灵米、法器摊位前更是人头攒动,显见得城中生民生活已然渐复正常,市面较之先时亦是繁荣了些许。
不过蒋青却不晓得这其中大部功劳,都要算在康大掌门那便宜后人康襄宜身上。
后者担任镇守府协理职司不久,便就开始以宣威城为核心,梳理整个云角州、宪州商路。
从前编管重明宗大小商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