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>
“谢谢李姐。”
赵志军松了一口气,向李姐道谢。
等李姐出去后,倪老爷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,继续追问技术细节:“适配周期呢?我们的EcU系统是自主研发的,底层程序跟英飞凌的芯片绑了三年,换飞思卡尔的,改程序要多久?会不会影响接下来的量产?”
赵志军拿出一份厚厚的适配方案,递到倪老爷子面前:“这点我跟他们的技术总监反复确认过,他们明确表示,1个月内就能完成联调,比我们预估的3个月快了两个月。”
“3个月的活儿用一个月搞定?”倪老爷子皱了下眉头:“这不得24小时连轴转啊,以欧美那帮工程师习惯的企业文化,他们愿意?”
“不愿意也得愿意,”赵志军笑着解释:“谈判间隙,休息的时候,我特意就这件事问过保罗·戴维斯,他告诉我,现在的飞思卡尔压力很大,工程师们要么做到公司的要求,然后拿到大笔的加班费和奖金;要么按照以前的工作方式、坐等公司破产,之后拿着补充去找工作——保罗还风趣的表示,在当前这个经济大环境下,这些人离开飞思卡尔后能找到这么高薪的工作,那才是见鬼了。”
“哈哈哈…”
张起航和倪老爷子一起笑了起来:“这胡萝卜加大棒,阿美莉卡人也是玩的很6嘛!”
赵志军也跟着笑,笑罢了,这才继续汇报道:“保罗表示,他们前期会派10个资深工程师驻场,明天就进场对接,差旅费、测试设备全由他们承担,还免费给我们1000颗样品做可靠性测试。
后期,如果工程师团队比较疲惫,会再安排一批工程师派驻,与第一组进行轮替。
至于系统适配,我看了他们给福特做的适配案例,cAN总线响应速度能压到1ms,比英飞凌的1.5ms还快,完全满足要求,不会影响量产。”
倪老爷子接过方案,翻到“兼容性测试数据”那一页,手指点着上面的波形图,眼睛亮了亮:“他们连我们EcU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