_13">这三个塔是前灶,就是负责加压加热,第三个塔里放的是水。
三个塔的气压足够,就可以产生硫酸,一整排的大罐子一共有八个,第八个塔主要是废气处置,里面是一块块的铜条,对硫和硝进行最后的回收。
匠人们在生产中发现,原材料使用效率越高,产生的废料就越少,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温度,按照格物院判朱载堉对热的解释,越热,这些细小到人类无法观察到的微小颗粒,活动就越快,也就是反应越充分。
当然温度也不是越高越好,密封问题也要考虑。
大工匠们开始了第四次迭代,如同烧焦一样,尝试改变不同温度,增加反应效率。
一共历经七代迭代,终于算是能够让陛下来看一看,他们真的没吃闲饭,拿着朝廷的俸禄,真的有在做事。
魏友山将一个密封的玻璃瓶呈送给了皇帝,按照标签,里面是浓度高达98的浓硫酸,重量为半斤,但朱翊钧眉头一皱,问道:“这里面是水?”
“陛下圣明。”魏友山沉默了下,陛下是真的不好糊弄。
朱翊钧哑然一笑,点头说道:“水就水吧。”
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,如此危险的东西,就这么递给了皇帝,显然是不符合缇骑的安保章程,别说浓硫酸了,就是硫酸铜制成的胆矾农药,朱翊钧都没接触过。
朱翊钧也不让下属为难,没有强行要看浓硫酸,就把水当成浓硫酸验收了下,生产是不会骗人的,产量需求摆在那里,胆矾农药无法大规模量产,官厂从上到下都要被审判。
欺君可是不赦重罪。
朱翊钧在火药局细柳厂溜达了好大个圈,朱翊钧手里是个原理性的模型,现实里,一个塔就是三层楼那么高,框架都是钢混结构,一座座塔整齐的排列在面前,并且无数的管道穿行其中。
每个人看到都会震惊无比,人力居然可以做到这般地步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1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