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汽卷成白雾。李工递来的湿度计显示95,飞行器的电路板上凝着水珠,那是林薇团队新改的防潮涂层,灵感来自本地的龙舟漆——“要像龙舟抗海水那样抗湿气“。
“吴总,“对讲机里传来林薇的声音,带着珠江的涛声,“番禺的果农投诉说,飞行器的噪音惊飞了蜜蜂,荔枝授粉受影响。“吴浩想起上周在市政府的协调会,农业局的张处长敲着桌子:“荔枝是羊城的宝贝,飞行器得学会'温柔点'。“此刻,林薇正在果树林里架设噪音监测仪,她的防晒衣上别着枚用荔枝壳做的徽章,刻着“静音飞行“四个字。
深夜的大学城实验室里,吴浩发现林薇趴在风洞测试仪旁睡着了,脸颊贴着张画满波浪线的频谱图。图上,飞行器的噪音频率被标成红色的荔枝核,旁边用荧光笔写着:“把噪音调成岭南音乐的韵律——主频降到500Hz,像古筝的泛音。“他想起白天在果园,有个老果农指着飞行器说:“这铁家伙要是会唱粤剧,我就不投诉了。“
最意外的挑战来自台风季的物资运输。当“山竹“台风逼近时,吴浩和林薇在南沙港的临时指挥部里熬了两天。林薇对着台风路径图,突然拍桌而起:“让飞行器学珠江的龙舟队——编队飞行时呈'人'字形,前面的飞行器破开风墙,后面的跟着走。“当第一架物资飞行器穿越台风眼时,机腹的航灯在暴雨中划出稳定的航线,海事局的救援船后来报告说,那是“黑暗里最亮的龙舟“。
离开羊城前,吴浩和林薇去了趟荔枝湾涌。河面上,本地的龙舟队正在训练,林薇突然指着远处:“看!飞行器在给龙舟赛护航呢。“
只见几架飞行器在龙舟上方组成弧形,航灯闪成岭南醒狮的红黄配色,桨手们一边划桨一边抬头笑:“这铁龙舟比我们的还快!“而在河岸边,福利院的小姑娘发来视频,她正戴着林薇送的降噪耳机,看着飞行器在荔枝树上空画出爱心图案。
清澜的海风带着咸腥扑在吴浩脸上时,他正站在奥帆中心的防波堤上,看着夕阳将胶州湾染成琥珀色。飞行器机库的铁皮在暮色中泛着冷光,林薇蹲在地上调试一台抗盐雾测试设备,海风吹乱她的头发,却没吹走她专注的眼神——她正在给飞行器外壳喷涂新研发的纳米涂层,那是用安西的石墨烯技术混合了清澜造船厂的防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