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诸州文学助教。
于是,这特奏名进士的头衔,基本等同于报考就送。
赵煦对此,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的。
他把特奏名进士,等同于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了。
所以,在公布了特奏名进士录取名单的同时,他还命礼部和吏部联合下了一道榜文——招募愿意前往熙河路、广南西路、安南都护府、梓州路、夔州路、海南路等大宋知名的偏远军州地区,任教的特奏名进士。
不拘名次,不问出身。
只要愿意报名,且能在当地待满三年,考勤无缺,无作奸犯科者。
便可赐同进士出身,且将命吏部依照新科进士进行授官。
顿时,老登们也开心了。
尤其是那些五六十岁,屡试不第的老登们。
还真有不少人,到吏部和礼部去自愿报名,愿意前往偏远军州‘教化百姓’了。
不就是去偏远军州,蛮荒之地,任教三年嘛!
为了一个同进士出身,这点苦,他们还是能吃的!
毕竟,他们中的好多人,奔波一生,不就是为了进士头衔这么个虚名吗?
四月已亥(23),更试今年武举人于集英殿后,录得武学进士三十余人。
这没什么好说的。
因为今年的科举,赵煦折腾的有些过。
所以在武举方面,他没有进行什么调整和改革。
依然沿用的是熙宁年间制定的武举试法的考试方法。
考的并非兵法、谋略,而是骑射、武器使用以及身体素质。
在这方面,谁能拼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11页